郑州资讯网|郑州信息港-郑州最专业的便民信息网站
您的位置:郑州资讯 > 财经新闻

首款人造肉月饼来了你会尝鲜吗?

时间:2019-09-11 10:50   来源: 东方财富    作者:樊华  阅读量:12778   

中秋马上就到了,你还在为选什么味道的月饼烦恼吗?而新近上市的“人造肉”月饼,你会尝鲜吗?

前几天,双塔食品1000份人造肉月饼在电商渠道上架很快售罄,其合作方“珍肉”生产的首批3000份人造肉月饼也吸引了部分消费者选购。

人造肉月饼的成分是什么?它是怎么研发出来的?9日,记者采访到人造肉月饼厂家“珍肉”创始人吕中茗和联合创始人洪小齐,打探人造肉月饼背后的故事。

国产人造肉月饼首发公司注册仅一个月

前几天,首款国产人造肉月饼正式登陆电商平台销售。记者在淘宝看到,该款人造肉月饼配料为小麦粉、豌豆分离蛋白、椰子油、橄榄油、饮用水等,不含防腐剂,常温可存放5天,冷冻可存放30天。

人造肉月饼由上海老字号“老大房”加工。营养成分上,该产品写明每100克所含热量、总脂肪、胆固醇分别为737千焦、8.8克、0克。这款人造肉月饼的规格为60克×6个一盒,售价88元。

值得一提的是,该产品由珍肉(北京)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推出,这是一家今年8月才成立的初创公司。

公司创始人吕中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是在美国留学时发现了商机。“我是一个健身爱好者,关注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在健身过程中发现国内健身配套饮食还是一片空白,于是毕业后回国创业。”他说。

吕中茗是国内第一个做乳清蛋白棒产品的创业者,“销售不错,那个项目营收超千万。”

但随着同类产品越来越多,他希望寻找高增长的新赛道。

“人造肉第一股”备受关注

他和朋友联手进军人造肉领域

在美国,吕中茗学的材料工程,经常接触人造肉、分子结构一类技术,早就关注到“Beyond Meat”“Impossible Foods”等人造肉公司。

“走访市场,考察上下游企业,通过各种论坛学习,大约调研了2年。”吕中茗告诉记者,他听到多位业内人士及专家谈到“植物基产品”是未来趋势,因此,他也准备进军该领域。

与此同时,吕中茗的老朋友洪小齐正在硅谷从事风投领域工作,她接触过人造肉公司,也是人造肉产品的粉丝,有在该领域创业或投资的想法。

今年5月,“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在美国成功上市,当日股价暴涨163%。

吕中茗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他拉上老朋友洪小齐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再次创业,成立“珍肉”,进军人造肉领域,是中国首个人造肉品牌。

以传统美食敲开市场

人造肉系豌豆蛋白制成

吕中茗认为,中国是肉类消费的大国,人造肉有市场。可国内消费者对“人造肉”认知还不够,市场潜力待挖掘。

“珍肉”团队想到了一个办法:以传统美食打开市场。这也是吕中茗决定率先从月饼切入的重要原因。“我是北方人,家乡没有鲜肉月饼,一次出差偶然品尝到,觉得味道很不错。恰好鲜肉月饼的肉馅,能与我们与其它企业合作开发的完全由豌豆蛋白制造的‘人造肉’结合,所以就决定在中秋节推出了人造肉月饼。”他介绍。

9月6日,“珍肉”的首批3000份人造肉月饼上线,目前已售出一半以上。从消费者画像来看,北京、上海、深圳等超一线城市消费者众多,其中,还包括许多在中国的外国人。

“将来我们将主攻餐饮渠道。”“珍肉”联合创始人洪小齐告诉记者。

声音

人造肉是高科技版传统素食

技术成熟后潜力巨大

“传统素肉不等同于我们现在说的‘人造肉’。”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现在的人造植物肉在成分来源、工艺水平和风味上都体现了更高的科技水平。比如,通过分子技术、微生物发酵等最新技术,去除豆制品原有腥味,能做到高仿真。

但他也表示,和美国相比,我国人造植物肉技术还不够成熟,但依托消费升级以及大健康人群的刚需,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据他预测,国内人造肉技术或还需两到三年完善。“技术成熟后,未来的市场潜力应该是非常巨大的。”朱丹蓬说。

新闻纵深

资本追捧每半月就有一两家人造肉新公司诞生

“人造肉具备一定规模的初创企业不会超过10家。”中国植物性食品产业联盟秘书长薛岩表示:“但是发展很快,基本上每两个星期,我们就能看到1到2家新的公司出现,还有一些大的食品企业在往植物肉方面转型。”

相较于人造肉,薛岩更愿意称之为“植物肉”。事实上,对于很多传统肉制品加工企业,拓展植物蛋白产业链,也是一个新业务方向。目前大部分人造肉公司如Beyond Meat和Impossible Foods都集中在美国。国内的人造肉公司刚刚开始崭露头角。

研究机构数据显示,未来10年,人造肉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400亿美元。热闹的行业总是离不开资本的身影。人造肉之所以能迅速走红,一部分原因也就是因为其背后有资本的加持。

Beyond Meat此前就赢得了资本的青睐,先后获得过7200万美元的融资。今年5月,Beyond Meat在纳斯达克以25美元的发行价上市,成为全球人造肉第一股,当日暴涨163%,创下金融危机以来美股最佳IPO首日表现。目前,Beyond Meat股价已经飙升近550%,该公司的市值达90多亿美元。

Beyond Meat的上市进一步点燃了全球资本的热情。5月,美国另外一家人造肉领军企业Impossible Foods宣布公司融资3亿美元。据统计,在过去18个月里,Impossible Foods完成了2.14亿美元融资,累计融资总额近4亿美元。

人造肉赛道大牌投资人云集,其中包括比尔·盖茨、李嘉诚、麦当劳、可口可乐和Twitter的高管。

国内嗅觉敏锐的VC/PE也悄悄行动了起来,宁波素莲食品创始人张信良告诉媒体,近期已有四五家投资机构接触他们。

不过,大多数投资人仍在观望。“虽然很多人觉得这是个风口,但是我觉得赛道或者行业还没有形成,它可能是一条比较窄的赛道,并没有出现有投资价值的创业公司。”道夫子食品创始人张涛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人造肉上百姓餐桌价格、消费观念等有待突破

从长远来看,技术门槛、成本高企、产能有限、消费观念、口味偏好等问题都是人造肉企业有待突破的关卡。

口感:缺乏自然肉的筋道,像肉沫聚合一起

从口感上来看,人造肉也与真肉存在一定差距。大多数食用过人造肉的消费者感觉人造肉缺乏自然肉的“筋道”和“条状纤维感”,更像是将肉沫聚合在一起的产物。

价格:成本高,人造肉汉堡比普通汉堡贵一倍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价格是最大的痛点。如果营养价值比不上一般肉类,味道也一般,为什么要花更多的钱来吃人造肉?这是大多数消费者的疑问。

据悉,目前通过细胞提取培育得到的人造肉,每千克价格高达4800美元。成本高企的原因包括原料成本高、生产工艺复杂、技术门槛高等。“美国市场销售的人造肉大多是牛肉,因为猪肉、鸡肉的生产成本都非常高。”火山石资本分析师邹雨杉表示,价格是消费者最为敏感的,技术已经很成熟,关键是使用的蛋白成本高低不一。

据悉,美国的人造肉汉堡均价在19到24美元左右,比普通汉堡的价格翻一倍。而通过细胞提取方式合成的人造肉价格更高得离谱,此前以色列一家食品公司通过提取牛的细胞合成的人造牛肉每片售价在50美元,约350人民币。

而摆在人造肉创业企业面前的最大挑战,则是盈利难题。成立十年的Beyond Meat就一直在亏损:2017年收入3260万美元,亏损3040万美元;2018年收入8790万美元,亏损2990万美元。

不久前,美国戴维森投资公司泼了一盆冷水:投资者高估了以植物为基础的“人造肉”市场的规模,其最终规模可能要小于植物奶行业,该公司还下调了Beyond Meat至卖出评级,目标价定为130美元。

安全:人造肉更应该被称之为植物肉

市场有多火,争议就有多大。对于食品行业而言,安全始终是第一道关卡。在国内很多消费者眼中,人造肉等同于假肉,这一观念将制约市场的长期发展。

关于人造肉是否安全的问题,薛岩解释道:“从生产方式、工艺、原材料等方面来说,人造肉更应该被称之为植物肉,人造这个说法通常会引来争议。很多人都质疑到底是如何生产的会不会有害,实际上,市场上公开出售的人造肉产品都符合国内食品加工安全法规,可以安全食用的。”“在未来的国家标准中,我们希望通过对营养素、加工工艺等方面的界定,把植物肉(植物蛋白肉),与传统的豆制品或小麦蛋白制品区分开。”薛岩表示。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精选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