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资讯网|郑州信息港-郑州最专业的便民信息网站
您的位置:郑州资讯 > 文史纵横

闵子骞与《鞭打芦花》

时间:2017-06-05 14:33   来源: 互联网    作者:醉言  阅读量:12100   

原标题:闵子骞与《鞭打芦花》

闵子骞(前536--前487),名损,春秋时期鲁国人。作为孔子高徒,闵子骞名列圣门十二哲和七十二贤之首。《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记载:“皆异能之士也。德行:颜渊,闵子骞。”人们称颂他“德与颜子媲美,孝与曾子同位”。

闵子骞重视道德修养,淡漠仕途名利。但他又担任过费宰,在费县实行仁政。闵子骞在高官厚禄面前,坚持原则,“不仕大夫,不食污君之禄。”季桓子聘请他做费邑宰,管理费地之始,他并没同意,因为他认为季氏是通过篡夺才当上国君的,如果做了他的官,就违背了忠信,所以他推辞说:“请你们好好替我推辞吧!如果你们再来劝说我,我就离开鲁国到齐国的汶上去。”(暗指投向齐国)后来经孔子劝说,还是任了费邑宰,并把家迁到东蒙之阳(即现在闵家寨)。

闵子骞治费很有成绩。鲁国要扩建国库,闵子骞认为这是由于政府推行新的赋税制度,搜刮民财太多,才造成国库不够用的。他批评这是劳民伤财的作法。他主张要恢复旧的赋税制度,减轻农民负担,不需要浪费钱财去扩建国库。由此可见他勤俭建国,注重节约,具有爱国忧民的深情。

毕竟闵子骞看不惯季氏行为,最后毅然辞职。他在辞呈中假称父亲年高体弱,老病缠身,需要回家侍候父亲,以尽孝道。因为忠孝不能两全,所以要辞去费邑宰职务,不等鲁国君主批准,闵子骞就匆匆离任,又跟随孔子去列国游学,从此再也不出山为官。汉代桓宽在《盐铁论》中称赞闵子骞:“不义而富,无名而贵,仁者不为矣;故曾参,闵子不以其仁易晋、楚之富。”《家乘》记闵子骞在齐州设坊传圣道时,每季还反向历城县捐献白银三十三两五钱,作为他对政府的捐赠。

闵子骞离世以后,因为纪念他的人比较多,有人为他做过衣冠冢,所以闵子骞具体葬在什么地方,至今还没有明确的地址。据史料记载,闵子骞59岁时迁至鄪。即今之费县。与其长子沃赢居住於“邑之东北六十里许”,即今之费县汪沟镇闵家寨村。闵家寨是费县历史上最早的村落。据考证:闵子祠最早修建于唐朝之前,而且各地多有分布,但以其长子闵沃赢所在地费县闵家寨的闵子祠为正统,此处又称笃圣殿,是闵子骞后裔祭祀供奉闵子骞的祠堂和其公认的续谱之处。多处都有闵子骞的祠堂和墓坟的情况说明闵子骞生前讲学任官和生活的地方很多。而其祠堂和墓坟多分布在山东的南部和西南部及其与外省接壤之处的事实,说明闵子骞终年之前主要在这一带生活和工作。

作为孔子最优秀的学生之一,闵子骞对儒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然而闵子骞最让人称道的还是他的孝。明朝编撰的《二十四孝图》,闵子骞名列第三。作为二十四孝子之一,孔子称赞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鞭打芦花》讲的就是闵子骞的孝行故事。这个故事最早可以追溯到宋元时期。宋元南戏有《闵子骞单衣记》、元代二十四孝图称之为《单衣顺亲》,明传奇有《芦花记》、清杂剧有《芦花絮》、直到近代有京剧《鞭打芦花》。故事梗概是:闵子骞幼年丧母,父亲为他娶了继母。最初继母对待闵子骞还不错,但等到她自己生了两个儿子之后,继母就开始虐待他,冬天用芦花套棉衣给他穿。芦花不御寒风,闵子骞终日冻得打颤。一天,他们一家外出,由闵子骞帮着拉车。由于衣单体寒,闵子骞冻得身体缩成一团,手指也冻僵了,驾车的鞭子掉到地上,牛车就翻倒了。闵子骞的父亲以为他懒惰无用,非常生气,就顺手抽了他一鞭子。结果这一鞭子打下去,闵子骞的棉衣被打破了。从破洞里面露出一些芦苇花。闵子骞的父亲又撕开两个小儿子的衣服,里面都是丝絮,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妻子如此狠心地对待继子,于是下决心休掉后妻。这时闵子骞跪在地上,说道:“请父亲息怒,恳求您饶了母亲,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闵子骞的父亲被儿子这一番话打动了。母亲也如梦初醒,抱着三个儿子失声痛哭。从此以后,被感化的继母对闵子骞又敬又爱,待他像对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闵家也成为一个和睦美满的家庭。后人有诗赞曰:“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闵子骞与《鞭打芦花》

在中国文化史上,孔子被称为“至圣”,曾子以“宗圣”为称,孟子被称为“亚圣”,闵子骞则被称为“笃圣”。“笃圣”闵子骞作为孝悌的典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影响很大。据曲阜师范大学孔子研究所统计,仅魏晋前的古籍中,提到闵子骞的就有四十二处之多。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他被追封为“费侯”;宋度宗咸淳三年,被封为“费公”、“笃圣”。唐宋时期,闵子骞的名字已颂于民间,特别到了元代郭居敬将闵子骞编入二十四孝后,闵子骞几乎成了中华大地家喻户晓的孝道楷模,代代相传颂不已。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精选导读